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为什么青藏铁路两边,要插上1.5万根铁棒?全长7米里面装了什么

2024-04-11 17:05:22

大家爱旅游吗,中国各地都去过了吗?小编是一个爱旅游的人,转遍祖国大好河山令小编印象深刻的,青藏高原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青藏铁路两边那些矗立着的棒子是干嘛用的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历史也会说话

在浩瀚的中华大地上,高铁技术如今已傲视群雄,铁路建设亦是辉煌非凡。大家是否记得,在20世纪50年代,那震撼人心的一刻,中共中央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将铁路修到拉萨。

青藏铁路的建设,不仅创造了西藏铁路运输史上的奇迹,更是面对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的不退缩。

中国科学家们以独特的眼光和超凡的智慧,采取了各种措施。不仅解决了千年冻土所带来的难题,更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如今,当高铁在青藏铁路上飞驰,就好像中华儿女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每一次的疾驰都是对历史的致敬,每一次的跨越都是对未来的期盼。那么大家在飞驰的路上有没有好奇过铁路两旁的铁棒们呢?

不可或缺的它们

据统计,青藏铁路沿线共插着1.5万根铁棒,覆盖了超过35公里的路段。那么,这些铁棒究竟是何物?为何要在青藏铁路两旁放置这么多铁棒呢?

说到铁棒就不得不提到当初建设青藏铁路的大难题,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问题。西藏自治区的安多县往北上溯550公里,是青藏高原的连续多年冻土地带。

青藏铁路要穿越这片冻土区,其中较深的冻土地段近400公里,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攻克冻土难题,中国科学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热棒。

别看这小小热棒,它可是攻克了世界难题。据专家介绍,这根神奇的棒子,上部装设有一排散热片,构成了它的放热段。

而其下部,则是深深埋入地下的吸热段,直达冻土层,深度在8至12米之间。每当冬天来临,这根热棒便开始发挥其超凡的导热能力,将冷量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地下。

到了夏天,这根热棒仿佛感应到了季节的转换,自动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即使地表烈日炎炎,热棒下的冻土却依然保持其坚韧的冰冻状态,丝毫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对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具有深远意义。在可可西里这片广袤的无人区,地表形态极其脆弱。

而这种低温热棒技术的运用,恰恰可以避免因开挖冻土而对地表造成的破坏。

此外,与传统的“以桥代路”方案相比,这种技术每公里能节省下10多亿元的投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普通材质的3000倍以上

要知道低温热棒的导热性能,是普通材质的3000倍以上。那么,究竟是什么材质赋予了它如此超凡的能力?

据了解,低温热棒实际上是由碳素无缝钢管制成的。这种无缝钢管经过精密加工,成了一根密闭空心的长棒。而在这根长棒的内部,装有一些特殊的液体,液氨。

液氨的特性在此起到了关键作用。它的沸点较低,因此,在冬季,土壤中的热量会使得液氨开始蒸发。随着蒸发过程,热量被带到热棒的顶部。

在这里,热量通过散热片传递给空气,而液氨在冷却后又重新液化,沿着热棒内壁流回到底部。就这样,热棒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循环,保持了冻土的冷冻状态,使其不会变得松软。

到了夏季,情况则发生了变化。由于外部温度的升高,液氨全部转化为气体。但是此时的气体对流非常小,这意味着热量很难通过热棒的顶部传导到底部。

这一特性使得低温热棒在夏季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导热效率,进一步突显了其超常的科技含量。

热棒的应用不仅展现了人类科技的智慧,更在环境保护和冻土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其独特的材质和设计。

还有什么用途

热棒除了应用在青藏铁路上,在煤自燃防治领域也有一定的作用。众所周知,地面煤堆和矸石山的自燃,一直是煤炭开采和储运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而热棒,就如同一位冷静的医生,用它的“无源冷却系统”为煤堆进行了一场“热量手术”。

它加快了煤堆热量的散失速率,就像为煤堆打开了一扇凉爽的窗。就这样,热棒通过深部移热的方法,破坏了煤堆自燃的蓄热环境,为煤堆提供了守护。

不仅如此,热棒对煤堆自燃的升温过程展现出了明显的抑制降温效果。

这就好像在煤堆的自燃过程中,为它加上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当煤体与热棒越近时,降温效果就愈发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棒的累积移热量和降温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就好像一场持久的战役,热棒始终坚守着,为煤堆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作者观点

中国人的智慧无不刷新着世界的认知,身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很自豪。而工匠们面对困难不放弃的决心也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遇到困难不放弃,就一定有拨云见日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