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大沽口之战:清朝后期的军事奇迹,唯一的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2024-02-18 17:05:07



引言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我们的国门,面对强势的英法联军。在天京的大沽口之战,我军多次与其发生战斗。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晚清的最后一次军事奇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列强的一次光荣战例。

大沽口的固守与沦陷,似乎象征着当年的中国,而这一次奇迹也成为了满清的绝唱。在之后的大沽口之战中,清政府均败落,而第四次的对抗,则迎来了八国联军侵华,也正是在大沽口的失败,让列强成功进入北京城。

提起百年前的历史,国人总是沉重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这场军事奇迹,又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大沽口之战)

一、初战不利后,清军再度调兵

1858年,广州城被占领,英法美俄四国派出使者,希望与清政府谈判,否则要采用物理手段。咸丰皇帝派出了直隶总督与他们交流,但列强百般刁难,于是拒绝接见。这时候英法等国,其实已经准备进攻,咸丰拒绝了他们的一切要求,不过也下令暂不允许开战。

随后英法等国的要求愈加恶劣,直隶总督谭廷襄上奏请求开战,将之前开放的通商口岸,也希望能够关闭。两广总督此时提出,希望可以派兵收复广州,咸丰畏惧贸然开战,只希望谭廷襄能够以拖延为主。

(咸丰皇帝)

5月18日,英法海陆军决定攻占天津大沽口,当时大沽口是天津和北京的门户,如果大沽口失陷,那么北京城将会兵临城下。在大沽口清军驻扎1600多人,还有300多门大炮。可结果,两广总督谎报军情,直到英法海军都过了上海了,他们才知道此事。

当时清军是交叉布阵,在各地分别部署了千多人,5月19日,英法的26艘船舰抵达大沽口外。5月20日上午,英法联军再发请求遭拒,随后开始对炮台发动攻击,这时候英法的火力支援,明显让他们的战力高过清军。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清军的火炮射程过短,导致敌军没打到,反而自己伤亡很重。随后联军直接登陆,这时候清军的火炮才起到了作用。可是在整体的武器不足之下,我们伤亡惨重,清军战士都被敌军的火炮打怕了,谭廷襄记载“闻炮声,心胆先怯。”

随着南北炮台失守,很快大沽口沦陷,英法联军立刻出兵进入天津,随后清政府被迫接受谈判。可以说这无疑是耻辱的,而咸丰行事懦弱,导致清政府不得不签订了《天津条约》。签完后,咸丰又觉得太过苛刻,希望列强能放弃这些条约。

(天津条约)

那英法联军再次卷土重来,甚至再次闯入大沽口,随后第二次大沽口战争一触即发。当时大沽口炮台,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后,很快开始整顿军方。僧格林沁被任命筹措防务,随后新建三座炮台,火炮60门,还有2门万斤以上的钢炮。

随后加强了墙堤,又在海口设置了拦河的铁链,加强伪装。这次,僧格林沁不仅加强了防御,还加强了清军的军事素质。这次战争,也不愧是满清最后的军事奇迹。

(僧格林沁雕像)

二、压制英法联军,难得的胜利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联军司令贺布率兵抵达大沽口外,随后对清军防御进行挑衅。当时贺布派人翻阅防御,要求清军必须在三天内开门,让他们进入天津。随后第二天下午,英国船舰趁着黑夜时分,开始攻击清军的防御。

20日,英法美三国的大使抵达,随后僧格林沁做好了防御的准备,英法等国变本加厉,随后对大沽口发动进攻。6月25日早晨,英法上线发动攻击,朝着入海口开动船只,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之下,他们迅速从正面登陆,抢占了炮台。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此时清军用伪装麻痹了联军,贺布通过望远镜观看,并未发现清军的戒备。于是他以为清军定然是仓皇逃跑了。可实际上呢?僧格林沁下令,所有的部队必须注意隐蔽,不仅在白天收起了炮台上的旗帜,在夜晚也不敲响军鼓了。

此时敌在暗,我军在明,可以说是掌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联军不论如何放炮,清军都不理会。于是当25日,联军炮火登陆打算摧毁炮台时,随着僧格林沁的一声令下,所有清军开始现杆而起,迅速反击。

(大沽口北炮台)

掩护着炮台的草席全部被掀开,而清军的数门火炮齐刷刷地朝着联军开火,一时之间炮弹齐发,联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清军将领见状乘胜追击,迅速利用联军在水中不方便的优势,发挥了最充足的火力。
三、重伤不下火线,创下清军最后的奇迹

导致联军的船舰被击伤,导致贺布本人都受了伤。这场炮战打到了下午五点,所有的联军船舰都被击毁了,他们无法再战斗。在这次战斗中,不止僧格林沁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直隶提督史荣椿,他坚守炮台,让下面的战士奋力还击。

(史荣椿)

甚至还遭到了联军的炮火攻击,导致腹部受伤,但是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史荣椿是不下火线,依然见状用炮火还击。大沽口的另一名副将名唤龙汝元,也坚守在北岸,一直守着炮台不离开,就是要亲自发动攻击。

而这两人最后都因为受到联军的进攻,最终英勇牺牲。这两人都是清军的高级将领,还曾经与太平天国作战,可最终还是命丧沙场。在这次的反攻战中,清军一共死亡了32人,可是却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联军的大损失。

(大沽口之战)

没多久,英法使者带着他们的船舰跑了。这场战争,无疑是振奋人心的,这是半个世纪的中国,第一次打跑列强,是我们取得的最大胜利。在当时那些强大的武器差距下,清政府能够用这么小的代价,换来这么大的胜利,已经实属不易。

有人曾说,僧格林沁是清朝最后一个猛将,而这场战争,也是清政府最后一次军事奇迹与辉煌,再往后看,清政府早已走向了衰败的现实。可偏偏这场战争就宛如回光返照一样,让清政府误以为,他们还能够和列强掰拳头。

(僧格林沁)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僧格林沁功不可没,可是又想得到,就在六年后,僧格林沁在剿灭捻军的过程中被害,清朝最后的“国之柱石”也没了。之后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清军败得惨烈,第四次大沽口之战,八国联军侵华。这场真正的噩梦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