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印度为何总觊觎我们的西藏?搞清楚西藏为什么属于中国就明白了!

2024-01-16 17:05:06

印度为啥老是惦记着我们的西藏?

作为中国南边最大的一个邻居,印度这些年来跟中国的关系实在不太友善。

尤其是边境的相关问题上,印度可以说是时刻惦记着,想要从中国南边的西藏咬下一块肉,甚至在为此多次付出惨痛教训的情况下,依旧死不悔改。

这就让我们忍不住好奇,为什么印度会有这么多歪心思呢?

事实上,想要明白这一切,只需要明白为什么西藏属于中国,便能一目了然!

筚路蓝缕的西行路

在讨论为什么西藏属于中国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另外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中国。

关于这个话题,有不少专家学者都曾给出过自己的答案,例如来自云南大学民族与社会学的方铁教授就认为:

“中囯是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所以,基于这个概念,不管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好,满族人建立的清朝也罢,还是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如今我们都会将其列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西藏,亦是这其中的一个。

提到西藏,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联想到它过往的一个名字,也就是“吐蕃”。

作为在公元7世纪,完成于西藏地区附近一个强大政权,“吐蕃”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并不少,特别是在唐朝时期,文成、金城公主进藏,唐蕃会盟,都是今天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

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吐蕃”所代表的西藏文明开始向中原文明靠近。

例如在白居易奉唐宪宗之旨拟写的一封书信里,就直接写道:“国家与吐蕃,代为舅甥,日修邻好,虽曰两国,有同一家。”

这里一句“虽曰两国,有同一家”,便是唐朝与吐蕃特殊关系性质的最好表述。

到了元朝时期,在基于前代的基础上,中国历史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全国统一,而西藏也正式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行政管辖之下。

或许是由于同样出自少数民族政权的缘故,元朝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态度较为信任,甚至还以其作为协助元朝统治的力量。

因此,客观来讲,元朝对少数民族文明融入中原文明,是有卓越贡献的,而这种贡献在后来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明清两朝都延续了元朝的少数民族政策,实现了对相关地区的长治久安。

纵观历史来看,西藏变成中国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可以说是十几代人,上千年的共同努力,才促成了这一切的完成,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中原文明对西藏文明由始至终的“尊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西藏融入中国用了上千年,如今更是已成事实,印度干嘛要来撬中国的墙角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在印度的眼里,西藏实在是太“容易”得手了!

“唾手可得”的西藏

之所以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不同,西藏融入中国的过程那么艰难,除了文化、政治方面的问题以外,更为重要的莫过于地理上的隔绝。

根据史料记载,在清朝时期,光是从成都出发前往西藏拉萨,哪怕在不迷路的情况之下,至少都需要经过将近3个月的路程。

由此可见,在古代车马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中原与西藏之间虽然看起来近在咫尺,却真实的犹如天堑,用上千年才实现融合,显然就不足为奇了。

相比较中国而言,尽管从表面上看,印度一样与西藏隔着天堑,一堵喜马拉雅山脉看着就遥不可攀,但实际上,印度去往西藏的道路却要容易很多。

例如同样是前往拉萨,如果从尼泊尔加德满都出发,仅仅只需要两周的时间。

这使得在1949年之前,很多中国民众进入西藏时,往往都需要绕道印度。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花费数百亿修建了“318、109”国道,才改变了这一尴尬状况。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仅仅基于地理因素考虑,上天显然更加偏袒印度。

但历史事实却是西藏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这里就不得不佩服中国人刻在骨子里那种“人定胜天”的精神属性。

如今,印度人之所以惦记着西藏,说白了就是对这种历史事实的不甘心。

毕竟,中国人要用上千年,爬悬崖才能抵达的地方,自己只需要抬抬腿就可以到达,最终却不属于自己,在印度人的眼里,肯定是吃了大亏。

再加上一些对历史的“误读”,最终指引着印度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我们都知道,印度在独立之前,曾归于英国管辖,在那个时候,英属印度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对西藏动了歪心思,例如臭名昭着的“麦克马洪线”,就是在那个时代的产物。

到了1947年,印度终于彻底摆脱英国,实现完全独立,作为自诩的“英属印度”继承者,印度便自认为可以取得英国统治时期,在西藏取得的一些所谓成绩。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切我们便都知道了,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印度人的幻想彻底破碎。

再往后印度人也想过模仿英国进行“强取豪夺”,可一场对印自卫反击战结束,印度人便只敢在边境上叫嚷,偷偷耍些小心思了。

卷土重来的印度

历史上不占理,硬实力又拼不过,那么现在的印度天天盯着西藏,又是想要干什么呢?

说白了,如今的印度就是想要把西藏当成一张制衡中国的“牌”。

不得不说,印度人真的一种很复杂的群体。

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访华时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印度政府不允许任何政治势力在印度从事有害中国和被视为干涉中国内政的政治活动。”

到了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又在访华期间与中国签订正式协议,在这份协议上,印度首次在西藏问题上明确表态,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从表面上看,印度的这些表态似乎在积极改善与中国关系,逐渐放弃了觊觎西藏的错误做法。

但事实上印度真的能够说到做到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现实告诉我们,别看谈合作、谈投资、谈钱的时候,印度人有多么“乖巧”,只要稍微不合它意,印度便会立马跟你翻脸。

2016年,莫迪上台成为印度新一届总理,在他的手上,“西藏”问题逐渐变成了印度制衡中国的手段。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莫迪政府就多次打破两国之间关于西藏的约定,甚至还公开怂恿美国驻印度大使前往藏南。

毫无疑问,印度的种种做法,都是严重侵犯中国底线的。

那么,为什么印度要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这么做呢?

因为在印度看来,这是它通向“大国身份”的必经之路。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公开表示:“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因此,在后续的几十年发展中,印度一直试图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五次申请入常。

而西藏问题,恰好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概念,直到英国殖民者到来,印度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所以这就使得印度理所当然地认为,南亚地区在文化上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

基于这点,由于西藏的的藏传佛教也源自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曾对西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西藏也被印度看成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甚至说是一种骄傲。

如今,在综合国力上看,中印两国是存在较大悬殊差距的,这使得印度无法在战略竞争上战胜中国。

于是,面对这样的局面,印度便想要另辟奇径,在外交策略上着手,战术性地塑造多个 “问题”,开展 “问题外交”,进而与中国抗争。

再加上西藏问题过于复杂,既可以给中国找麻烦,又可以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最终便使得印度紧抓住西藏不放。

但,印度做了这么多,真的能够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尽管印度再怎么不愿意承认,在现在印度的发展中,中国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美国虽然强大,但毕竟距离太远,如果印度执意舍近求远,只会让印度陷入战略迷失的尴尬处境当中。

其次,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会尽一切力量来维护自己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印度如果继续执迷不悟下去,到头来只能是“害人终害己”。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印度的态度实际上是有所缓和的,尽管两国在边境问题上依然没有达成完整的共识。

但是,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着战略定力,就能灵活应对印度打出的“西藏牌”。

自讨没趣的印度如果还是不肯放手,结果只能是引火烧身。